[woocommerce_my_account]
突破個人極限! 《高績效心智》
你有沒有想過「為什麼有些人的表現就是比其他人來得好?」「為什麼有的人就是可以成就不凡,有些人卻始終平凡?」「究竟在「好」與「卓越」之間,有什麼關鍵差異? 」
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閱部客,我是水丰刀,今天是我們閱說書48集,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書就是 《高績效心智》。
作者他經過九次面試,拿到了波士頓顧問公司的管理顧問,當時21歲的他,為了彌補沒經驗,每天都自願超時工作,每週工作超過90小時,就為了能讓自己在績效上突出。但是,有天作者看見他同事,娜塔莉的簡報,一針見血、有創意、設計簡雅、一目了然,這份報告真是(阿!拍桌)說服力十足。
作者細讀簡報後,感到非常不安,娜塔莉的表現要比自己好太多了。而且旁邊同事都說,娜塔莉從不加班、6點一到就回家;作者不由得一陣心酸,才華不比他差,年紀也相仿,但自己每天爆肝,而娜塔莉卻一派輕鬆,績效卻遠遠比他強,我好不甘心啊。
作者韓森為了解開當年的「娜塔莉之謎」花了五年的時間對五千位以上的經理人與員工進行深入研究,找出了「聰明工作的七大心法」,每個人都可以運用這法則,善用時間,表現卓越!
專家會告訴你,你應該找到天賦擅長的事情、或是說持續努力比天賦更重要、但這都不是關鍵因素。因為事實上許多人都擁有差不多的才華,站在差不多的起跑點,也差不多的一樣努力,但為什麼表現卻是天差地別?
這次分享是七件之首【高度專注】
高度專注,貴精不貴多
1911年兩支隊伍競爭想要成為第一支踏上南極點的人,在此之前地球其他點都被征服,只剩下這塊冰封大陸,第一支隊伍的領導人是英國皇家海軍司令史考特,他是探險老將;另外一支隊伍是挪威人亞孟森。
登上南極大陸的幾個月後,雙方各自紮營,接受極地之冬的考驗,繼續往南推進,英國隊跟挪威隊都知道對方存在,但不知對方位置,他們沒有地圖、沒有通訊、沒有救援。
這場極地競賽開始了,兩隊都需要跨過400哩的冰障,攀爬一萬呎的高山,才能登上南極高原,到了高原還要在前進400哩才會到南極點,回程路上,他們得頂著零下60度,暴風雪以及時速百哩的狂風。
一開始,挪威隊亞孟森領先,為了在暴風中求生,甚至殺狗果腹;剩下55哩他還沒見史考特,挪威亞孟森終於插下挪威國旗,走1600哩回到基地。在這34天后,英國隊史考特才抵達南極點,他們累個半死快要虛脫,餓個半死,卻發現挪威國旗已在風中飄揚,他們插完國旗趕快回程,他們在風雪中忍受飢寒,但最終希望破滅,一場暴風雪的來襲,他們的屍骨跟帳篷都埋在大雪底下。
兩隊的領導都是相當傑出,究竟是什麼造成這樣懸殊的結果?
雙方資源懸殊?不是!挪威團隊整整少英國團隊三倍的資源
人力、經費?也不是!挪威團隊同樣少英國兩倍以上的經費
然而資源少的那一隊,就是勝出的挪威亞孟森團隊。
作者曾分析是挪威團長亞孟森,成功關鍵也許是步調掌控或是自控力較好,而其他作者或是專家,也分析覺得是完善計畫或是運氣使然!
英國史考特使用了五種動物做交通工具:狗、摩托雪橇、西伯利亞矮種馬、雪地滑板跟人力拖拉,要是任何一種出狀況,就用其他方式做後援。
但是亞孟森卻選擇孤注一擲,只使用一種交通工具:就是狗。用狗來拉雪橇,如果狗不願意拉,他們就完了。
亞孟森會成功一大關鍵是他只使用狗,放棄其他交通工具
亞孟森特地跟紐特人學習如何驅策這些狗、如何駕雪橇、如何雪地裡控制步調等等,亞孟森極度講究狗的品種,他研究格陵蘭犬在極地拉雪橇比哈士奇犬強,亞孟森甚至找到一個很會挑狗的丹麥人,他跟他說他要最好的狗,他知道這會所費不貲,但仍然堅持要最好的,他甚至力邀陪狗跑步的高手加入他們,這位高手本來拒絕,但是亞孟森使出渾身解數請求,最終高手終於答應。
反觀史考特忙著準備五種交通工具,他不是自己去找矮種馬,而是派他助手前去,但是助手對矮種馬沒有研究,結果最後他找來的20只馬、拖慢整趟極地探險速度,而史考特光是在協調各種交通工具就大傷腦筋
史考特隊伍每天落後亞孟森至少4哩,當亞孟森抵達南極點他們已經相差300哩了,這個南極競賽的故事給挑戰我們對工作的兩大迷思
第一、不管我們做什麼,我們都認為更努力準沒錯、多勞才是能者。
就像史考特費盡心思準備5種交通工具一樣,我們深信做得越多,成就越大
但從剛剛故事中你也發現嘗試做越多,實際上完成的越少,想以多致勝,並非明智之舉。
第二、關於專注,選擇對了就贏了
高曼、柯維等大師都說要事第一,想要成功必須要有所取捨。雖然這觀點極為重要,卻不完整,他太過強調選擇,並不是選對了就贏了。
我們需要的是雙重模式的專注:一方面根據少數法則找出少數對你而言重要的目標,另一方面嚴格的要求你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所選擇事情上,對你所選投入時間,全力以赴,完全專注,才能出類拔萃。
亞孟森之所以獲勝,不是在於他挑了狗,他能勝出是因為他堅持找到最好的狗,並傾注全力訓練,假如他對雪橇犬、跟駕雪橇犬的人沒有嚴格的要求,認為「夠好」就可以了,那他也無法贏得比賽。
許多在工作上有超凡成就的人,不但是品質的偏執狂,而且也是細節魔人。
而這樣專注與痴迷的表現形式也有很多種,看你從事怎樣的工作而定,例如百貨的銷售人員會為了客戶調到適合的尺寸打電話去通路詢問,並在郵寄後詢問客人是否合身,或是房仲人員會為待售物件拍百張照片選擇一張最好的放在網上,又或者是國小教師即使已經教了20年,仍會在前一天備課。
著魔般的專注,是一股精益求精的力量,也是創造高績效之首!
研究人員指出無法專注的三大原因
• 第一、工作太多(包括開不完的會,任務太多)
• 第二、誘惑(來自別人的誘惑或是自己本身就容易陷入的誘惑)
• 第三、老闆認為工作越多越好(這種老闆通常缺乏方向,常設立太多目標)
那該如何擁有專注心法呢?
第一、奧卡姆剃刀
假如你今天心髒病發,緊急被送到醫院,躺在床上抬起頭看見醫生,「謝天謝地,我及時趕到了」。
但回到2005的過去,你發病被送到美國一家天際醫院,而他們搶救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成功率只有65%。主要是他們的流程,會由護理師先看過、再接著由急診醫師看過、若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就會再請心臟科醫生來看。萬一心臟科醫師剛好再忙,不能立即前來,等醫生來確診後又會多花20分鐘。
整個流程浪費了大把的時間,原本90分鐘的黃金時間,完全來不及搶救。
哲學家奧卡姆提出一個原理:如無必要,勿增實體。因此,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比複雜的解釋更正確。
後來護理師安妮感到很痛心,他知道可以更好,其實可以讓急診醫師看過一次就可以確診,經說服過後,他們立刻請心臟科醫師教導急診醫師診斷。之後這家醫院在黃金時間搶救病人的成功率升至100%
奧卡姆剃刀就是任務越少越好,能割捨的都盡量放下。
因此,不要問自己每小時可以做多少工作,你必須問自己:如果要有出類拔萃的表現,能再放棄什麼?天際醫院的急診團隊就是把「先診斷,再確診」流程改成「只診斷一次,但力求正確」
正如法國作家聖修伯里所言:「所謂的完美,不是沒有什麼可加的,而是沒有什麼可以再減的。」
你可以運用奧卡姆剃刀來簡化任務,縮小工作範圍。並不是說你把步驟簡化到一個,而是懂得精挑細選,目標與指標愈少愈好,不管是客戶、步驟、優先事項、會議。
第二、對「老闆」說不
保持專注第二策略就是向上管理,尤其是當你的老闆是那種認為工作要越多越好,在這5000人的研究中,有24%的人認為他們不能專注都怪老闆缺乏方向、組織過於復雜。
如果老闆是那種實踐專注心法的,那麼你要求少做點事,力求專精就比較容易,萬一不是,那你就得做好向上管理。
向上管理作法就是,很多績效卓越的人都會要求老闆給他們清楚的方向、設定明確的目標,減少優先事項。
如果你在負責一樣很重要的專案,老闆也要你再做其他專案,你知道時間會有限;首先、你必須讓老闆明白你不是想偷懶,你做事有輕重緩急,你可以請老闆先分清楚事情的優先,把決定權交回給他思考,因為你想要把所有精力投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,唯有把時間專注在少數幾件事上才能做好,當同事都拼死拼活多接很多案子,只專心做少數幾件事確實需要膽識,不是處處討好老闆就能踏上成功之路,要有勇氣對「老闆」說不,把心力投注在最重要的事,才能高人一等
所以我總結這次的重點
針對少數心法選出最重要的幾件事,然後對你所選的事情投入專注,全力以赴,才能出類拔萃!先承認自己沒有辦法一次做這麼多,也是很重要的能力,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,不要以為要做出一番成績一定要犧牲家庭等等,績效好的人也同樣可以不加班也把事情做好,挑對重點,讓我們停止無效努力,採取雙重專注模式,先分輕重緩急,決定後高度專注在你選的重要目標上吧!不管你做什麼,切記全力以赴,沒有任何保留或遲疑。
最後要問BOOK們問題是:請問你想改變自己如何不分心呢?